“客户声音”与“产品预测”,您相信哪一个?

作者:史博嘉

“客户的声音”永远会告诉你,他们希望越便宜越好!但是,便宜的夏利停产了,而很贵的奔驰依然是百年品牌。

   笔者在不止一个空调厂家遇到同样的问题:能否去掉空调的室外机,仅仅保留室内机?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呢?源于客户的声音。客户不理解卡诺循环,不理解制冷的原理,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期望提出“客户声音”。但是你不要被客户误导,因为,你如果相信了,真的做到了,他们也不会为之付费。就空调来说,现有的模式是原理使然。如果要改变现有模式,必然改变其技术原理,这属于四级以上的创新。这类创新的成本是非常大的,对于空调这个产品来讲,已经非常非常成熟,任何小的改变带来的成本变化都是巨大的。客户看到你为之付出的新产品后,还会忠实的选择原有的老产品,因为价格接受不了。客户并不想欺骗你,但你如果只能片面理解客户的声音,那将被误导。

   我从不相信“客户的声音”。客户即便说的是真的,他们也未必会为他们说的付费。客户在不了解技术和产品的情况下,只会要求更低的价格;而在相同的价格下,又寻求更多、更加实用的功能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理想度!

理想度是TRIZ方法里的核心内容。客户在产品的选择时,会追求理想度的不断提高,所以,不用考虑客户想什么,回到技术的本质就足够了。

  有朋友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:“产品规划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,需要对用户、市场、产品、设计、技术都非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判断。凭啥只做产品预测就能知道未来的方向?”

  对于这个问题,我的观点如下:TRIZ理论被誉为技术系统的生物进化论,揭示了技术系统进化的规律。产品策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涉及到用户的消费习惯、品牌策略及产品研发等等。但不管这些因素怎么复杂,都会最终体现在客户的购买行为上。而最终客户在购买产品时候的选择会存在一些规律,符合这一规律的产品将成为趋势,被留下,不符合这一规律的产品将被淘汰,这一规律就是进化法则。换句话说就是,不管你怎么策划,大概率的情况下,符合进化法则的产品才会成为畅销产品,即:进化规律已经综合的反应了上述多个复杂影响因素(特别是主观因素)。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后,我们在策划时候,就可以抛开复杂的影响因素,单从技术角度看哪个产品会“生存下来”。当然,所说的那些因素也应该被综合的考虑,这样才完整。

  举例说明:从策划的角度讲,会考虑冰箱门体的划分,外观,等等。但从技术进化的角度讲,门体的进化,一般是单、双、多。也就是门体会由单门到双门,到多门。因此,可能在单门冰箱时代,老百姓的调查偏好是没有想到要一个三门冰箱,但进化规律会提示我们,最终技术系统会发展到这一步。而门体的单双多,又体现了客户对多种温度的需求,这是本质因素,也就是背后的矛盾。更进一步讲,围绕着这一推动因素,门体的单双多又只是简单的表现形式,而更高的表现形式就是:最终发展成各个区域独立、可变控(调)温,门体变成根据客户需求自由定制的这一大方向(即:最终理想解)。

  基于以上的逻辑,笔者更倾向于相信产品预测的结果,而非客户的声音!